(资料图片)
专稿:近年来,黄山市黄山区持续打造“微阵地”、上好“微党课”、做好“微服务”,不断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,推动党员教育见真章、出实效。
打造“微阵地”,优化平台载体。整合党校、党群服务中心、党建文化广场、红色教育基地、红色驿站、远程教育站点、廉政教育基地等基层阵地,绘制党员教育阵地分布图,制定红色教育路线图,实现村(社区)党员教育场所全覆盖,方便党员就近参加学习培训。同时,为全区142个党建微阵地配备“红色书架”、桌椅、投影等设备,通过明确专人专职管理、制定月度学习计划、制定日常规章制度、打造专业师资队伍,持续加强党建微阵地规范化建设,让党建微阵地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的“红色加油站”。鼓励14个乡镇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建微阵地建设工作相融合,通过资源盘活、创意创造、美化改造、靓化提升,将党建微阵地打造成集理论学习、宣传教育、休闲娱乐、精神传承的好去处,让党员群众愿意来、留得住。
上好“微党课”,传播时代强音。紧扣基层实际需求,持续开展“党课开讲啦”“学习身边榜样”“举旗帜·送理论”“红色教育视频播放”等活动。邀请辖区内的老党员、老干部讲述自身经历、分享红色故事,组织党员领导干部、专家人才、青年讲师、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到基层开展宣讲,形成“人人当老师、个个做学员”的教学新模式,有效激发了党员和群众的学习积极性。同时,发挥线上教学优势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学习强国、先锋网等平台,定期分享理论政策、党史故事、党内法规等,推进理论教育走深走实走心。用好本地教学资源,结合红色文化、典型事迹、工作案例等,拍摄具有地方特色的微党课视频,为党员群众精心制作特色学习资料,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、保持对党忠诚、树立行为规范。
践行“微服务”,激发全员活力。聚焦群众需求,扎实开展好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,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打造“幸福守门人”“红色朋友圈”“平东四合院”等红色志愿品牌。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的问题,整合辖区单位、共建单位、非公企业、社会党组织等资源,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让每名党员志愿者在活动中各司其职、各尽其责,切实为民办实事、解难题。同时,实施“党建联盟”,建立“组织联建互促、资源联动共享、服务联办互融”工作机制,定期召开党建联系会,开展“群众难题、工作难点、治理难关”集中攻坚克难活动,打好服务“组合拳”,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2022年以来,全区摸排收集群众诉求2200余条,帮助解决民生实事1438件。
关键词: